李甜甜线上炒股配资之家
在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验室里,总工程师王学朋正专注地调试着一台高端控制阀。他的眼神坚定,手中的工具熟练而精准。这位1973年出生的技术专家,已在控制阀领域深耕29年,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他的故事不仅是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缩影,更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
从技术员到行业领军者
王学朋的职业生涯始于1996年。当时,他怀着对技术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刚毕业就加入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从基层技术员一路成长为总工程师。他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国家装备制造业进步的关键。
29年来,王学朋始终扎根技术一线,潜心科研攻关与产业化应用。他敏锐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及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带领团队攻克高端控制阀研发中的多项技术难题。他的努力不仅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也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突破核心技术 筑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在王学朋的带领下,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在炼油、乙烯、煤化工、中俄东线及1500米深水控制阀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王学朋团队研发的“中俄东线长岭站大口径调压装置关键用阀”和“华北油田苏1、苏4储气库注采双向高压轴流式调节阀”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同等水平。
王学朋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制约煤化工长周期运行的关键控制阀核心工艺合作研究”,奠定了煤化工领域高端控制阀的技术基础。在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上,王学朋团队的产品成功替代了进口设备,使项目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8%以上,节约控制阀投入20亿元。
技术创新的背后,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产业工人队伍。王学朋深知这一点,他始终将团队成长放在重要位置。他的团队建设理念和实践经验,成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参考,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王学朋将技术突破、团队成长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紧密结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劳动模范的精神内涵。
学术卓越 育才铸魂
除了技术研发外,王学朋还注重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他借助控制阀机理研究、设计结构优化及试验验证,以及对专门应用于高参数控制阀的特殊材料研究,不断提升团队的技术水平。近5年,他培养了30多位技术骨干,带领团队取得了78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件。
同时,王学朋主持编写了6项团体标准,其中《铸钢件补焊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已获批,将于2025年6月发布实施。这一标准将为行业绿色制造提供指导,助力降本增效。
此外,他还主持参与了核电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常规岛汽轮机旁路阀制造技术及样阀试验研究,为我国核电供应链安全保驾护航。
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王学朋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事,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创新驱动 引领行业未来
“科技创新是引领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王学鹏带领团队紧盯重大装备国产化,破解控制阀领域“卡脖子”风险。
他主动适应新科技迅猛进步、新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立足本职岗位,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学习先进技术、练就过硬本领。
目前,王学朋团队正在参与“超高压聚乙烯成套装备关键压力容器和泵阀开发及应用”“典型危化品生产装置主动安全防护技术及装备”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这些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流程工业工艺装置的高效、高可靠性、安全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王学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技术报国”和“创新驱动”。近3年来,他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主持编写团体标准6项,获得专利63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线上炒股配资之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