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股票10倍杠杆,在一些看似"十分正常"的决策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诸多更为深层的用意,甚至是一些疯狂的军事冒险之意。这一次,曾对中国等亚洲多国犯下侵略罪行的日本,就似乎再度冒出了"试图对中国实施挑衅"的危险苗头……
日媒相关报道的机翻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内容为"针对侵犯日本领空的无人机,即便不构成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也可对其实施击落"。我们知道,按照《自卫队法》的规定,当外国航空器未经许可侵入日本领空时,自卫队可采取"必要措施"令其着陆或将其驱离出领空。但由于涉及对方航空器飞行员的生命安全,故最为严厉的"击落"措施,仅在日本法律框架内构成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的条件下,才会被允许。
日本空自的制空类主战装备是 F-15J 战斗机
而从日本政府最新通过的决议来看,针对所谓的"侵犯日本领空的无人机",即便不构成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自卫队依然有权将其击落,等于是赋予了自卫队更大的自由开火权。乍看上去,既然并不搭载飞行员,自卫队在处置侵犯领空的他国无人机时,就不用因考虑对方飞行员的生命安全而"畏手畏脚",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请注意,这项决议中真正值得我们警惕的地方,恐并不在于"给了自卫队更大的开火权",危险的"猫腻"其实是在于"领空"二字。
钓鱼岛
我们知道,日本的领土版图中并不包含琉球群岛,多年来被其非法宣称为"自家领土"的东海钓鱼岛,更是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在今年 4 月,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数据称,在 2024 年,日本航空自卫队执行的紧急升空拦截任务多达 704 次,比上一年增加了 35 次。这其中,约 58% 的紧急升空拦截任务,都是由航空自卫队南西航空方面队所完成的,而该方面队正是直面钓鱼岛方向所谓"空中威胁"的主力部队。
"双尾蝎"等大型无人机时常"光临"钓鱼岛上空
按照日方的说法,相比起 2023 年,中国军用无人机于 2024 年在东海钓鱼岛方向的活动架次,同比激增了近 187%,诸如"双尾蝎"等大型远程长航时无人机的活动频率极高。而为了对这些无人机实施"监视驱离",包括南西航空方面队等部队所属的战斗机,都付出了装备磨损加剧、维护成本提升和使用寿命缩短等代价,飞行员和地勤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是一路走高。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评估后认为,即便只是维持当前的紧急升空任务强度水平,那到 2030 年前,航空自卫队也将有至少 47 架 F-15J 战斗机会提前退役。
日本空自 F-15J 战斗机紧急起飞
当然了,在本就属于自家领空的钓鱼岛上方空域内搞空中巡航,这是中国的"家事",谁都没资格说三道四。然而,日本人偏偏上赶着觉得"钓鱼岛是日本的",乃至每每对钓鱼岛上空出现的中国无人机搞什么紧张兮兮的跟踪监视,甚至还被大量中国军迷冠以了"御用摄影师"的外号。只能说,航空自卫队的装备和人员都出现"疲劳加大"的现象,纯粹就是东京方面自找的……
日本空自战斗机的寿命大为受损
或许是想尽量改变这种"以有人驾驶战机对无人机进行‘陪跑’"的"赔本"现象,以及伺机在钓鱼岛问题上向中国释放更加强硬的信号,故日政府通过了相关决议,批准自卫队可对侵入日本领空的无人机实施击落。毕竟,在日本官方给出的说法中,钓鱼岛乃是所谓的"日本领土",其上方空域自然也就成了所谓的"日本领空"。可以说,日方这项决议的阴险之处就在于此。
如今的解放军有着强大的综合战力
只不过,东京方面的心里应该也清楚,如今的中日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之比,已然到了一个极其悬殊的程度。即便只是无人机,依旧是中国军机,若是贸然在钓鱼岛上空对其进行击落股票10倍杠杆,那此举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可能招致中方怎样的应对和报复,想必已经无需多说。中国对钓鱼岛所拥有的主权,绝不只在于海上,其上方的领空亦属于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日本若是想从空中开辟"第二战场",绝不可能为我们所允许。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若谈及"向日本清算一下当年的罪行",那我们可"一下子就不困了"。
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